为什么日本、韩国那么多家族企业

插图日韩的家族企业.jpg

你是否知道,日本和韩国是世界上家族企业最多的国家之一?家族企业(Family Business)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家庭成员拥有或控制的企业,通常由家族成员担任管理层或董事会成员,有着明确的传承意愿和计划。根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在2022年全球最大的2500家上市公司中,有近500家是家族企业,其中日本占了141家,韩国占了64家,分别位居第二和第四。这些家族企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影响深远,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如三星、现代、LG等韩国财阀(Chaebol),以及松下、索尼、本田等日本名门(Keiretsu)。

那么,为什么日本、韩国会有那么多的家族企业呢?日韩家族企业又有哪些运作特点呢?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跟境外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中国客户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关系到我们如何了解和评估境外公司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以及如何避免风险和损失。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历史、文化、制度等多个角度,探讨日本、韩国流行家族企业的原因以及日韩家族企业的运作特点。我们的主要观点是:日本、韩国家族企业是由历史、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经营模式,它们有着优势和劣势,需要我们做好信用调研。

日本、韩国流行家族企业的原因

要想理解日本、韩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家族企业,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它们的历史、文化和制度背景。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方面都对日韩家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历史因素

日本和韩国都经历过封建社会和近代化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族企业是一种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方式。

在封建社会中,日本和韩国都实行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闭政策,导致商人阶层地位低下,经济活动受到限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商人们通常以血缘或姻亲为基础,形成了紧密的家族联盟,并通过嫡长子继承制(Primogeniture)来保持家族财富和权力的稳定传承。例如,在江户时代(1603-1868),日本出现了许多以姓氏命名的商人集团,如住友(Sumitomo)、三井(Mitsui)、三菱(Mitsubishi)等。这些集团不仅经营着各种商业活动,如金融、贸易、采矿、造船等,而且还涉足了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成为了日本社会的重要力量。同样,在朝鲜王朝(1392-1897),韩国也出现了许多以姓氏和地域命名的商人集团,如全州李氏(Jeonju Lee)、安东金氏(Andong Kim)、庆州朴氏(Gyeongju Park)等。这些集团主要经营着农业、手工业、运输业等,也参与了一些政治和外交活动,对韩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近代化转型中,日本和韩国都面临了外来的军事和经济压力,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商人们不断调整和创新自己的经营方式,从而促进了家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例如,在明治维新(1868-1912)之后,日本实行了西方化和工业化的政策,使得一些传统的商人集团转型为现代的工业集团,如住友从金融业扩展到重工业、三井从贸易业扩展到轻工业、三菱从造船业扩展到航空业等。这些集团利用自己的家族资源和关系,建立了庞大的企业联合体(Zaibatsu),并通过跨行业和跨国的经营,成为了日本经济的支柱。同样,在日本殖民统治(1910-1945)和朝鲜战争(1950-1953)之后,韩国实行了重建和发展的计划,使得一些新兴的商人集团崛起为现代的工业集团,如三星从杂货店发展到电子业、现代从汽车修理厂发展到汽车业、LG从化妆品店发展到家电业等。这些集团借助自己的家族控制和政府支持,形成了庞大的企业集团(Chaebol),并通过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战略,成为了韩国经济的引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因素是影响日本、韩国流行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家族企业是一种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方式。

文化因素

除了历史因素外,文化因素也是影响日本、韩国流行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家族企业是一种体现亲情和责任的方式。

日本和韩国都有着浓厚的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儒家文化强调孝道(Filial Piety)、忠义(Loyalty)、仁爱(Benevolence)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家族企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家族企业中,创始人或领导者通常被视为家长或父亲,他们对下属或员工有着父爱般的关怀和责任;下属或员工则被视为子女或兄弟,他们对上司或领导者有着孝顺般的尊敬和忠诚。这种亲亲情(Family Affection)是家族企业的粘合剂,它使得家族成员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信任,也使得家族企业有着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不仅是合作伙伴,也是亲人,他们共同分享利益和风险,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共同追求目标和理想。

  • 忠义(Loyalty)是家族企业的基石,它使得家族成员之间有着坚定的忠诚和义气,也使得家族企业有着稳定的管理和运营。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不仅是领导者和下属,也是朋友,他们相互尊重和支持,相互信任和依赖,相互协作和配合。
  • 仁爱(Benevolence)是家族企业的灵魂,它使得家族成员之间有着温暖的仁爱和关怀,也使得家族企业有着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不仅是利益相关者,也是社会公民,他们关心社会和环境,关注公益和慈善,关爱员工和客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因素是影响日本、韩国流行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家族企业是一种体现亲情和责任的方式。

制度因素

除了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外,制度因素也是影响日本、韩国流行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家族企业是一种规避风险和保护财富的方式。

日本和韩国都有着较为宽松的税收和法律环境,这些环境对家族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日本,家族企业可以通过一种叫做“持续性信托”(Continuing Trust)的制度,来避免或减少遗产税(Inheritance Tax)的负担。持续性信托是一种将公司股份转移给信托机构(Trustee),而不是直接转移给继承人(Beneficiary)的方式,这样可以延缓或免除遗产税的征收,同时保证继承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和收益权。这种制度使得日本家族企业可以更容易地实现财富的稳定传承,而不会因为税务问题而导致公司的分裂或衰落。同样,在韩国,家族企业可以通过一种叫做“跨国公司税收协定”(Tax Treaty fo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的制度,来避免或减少所得税(Income Tax)的负担。跨国公司税收协定是一种允许在韩国境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将部分利润转移至那里的方式,这样可以降低在韩国境内应纳税的利润额,从而减少所得税的缴纳。这种制度使得韩国家族企业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不会因为税务问题而导致公司的损失或竞争力下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因素是影响日本、韩国流行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家族企业是一种规避风险和保护财富的方式。

插图日本公司 株式会社的资质证书样本.png
日本公司-株式会社的资质证书样本

日本、韩国家族企业的运作特点

了解了日本、韩国流行家族企业的原因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日韩家族企业有哪些运作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日韩家族企业既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

日本、韩国家族企业的相似之处

日本和韩国家族企业都有着以下几个相似之处:

  • 都有着强烈的创始人色彩(Founder Effect):创始人或领导者通常是家族企业的灵魂人物,他们对公司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强大的影响力,他们的理念和风格往往决定了公司的文化和战略。例如,在三星集团中,李秉喆(Lee Byung-chul)是创始人兼名誉会长,他将三星从一个小型杂货店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电子巨头;在索尼集团中,盛田昭夫(Akio Morita)是创始人兼名誉会长,他将索尼从一个小型无线电工厂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娱乐巨头。
  • 都有着长期发展视野(Long-term Development Vision):家族企业通常不追求短期的利润和回报,而是注重长期的发展和稳定,他们愿意投资于未来的市场和技术,他们也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例如,在现代集团中,郑周永(Chung Ju-yung)是创始人兼名誉会长,他将现代从一个小型建筑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涉及汽车、造船、钢铁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集团;在本田集团中,本田宗一郎(Soichiro Honda)是创始人兼名誉会长,他将本田从一个小型摩托车制造商发展成为一个涉及汽车、飞机、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性集团。
  • 都有着稳定的管理团队(Stable Management Team):家族企业通常有着较为固定和亲密的管理层或董事会成员,他们多数是家族成员或亲信,他们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他们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例如,在LG集团中,具本茂(Koo Bon-moo)是第三代会长兼CEO,他的管理团队主要由他的亲属或旧部组成,他们对LG的发展有着一致的看法和决心;在松下集团中,松下幸之助(Konosuke Matsushita)是创始人兼名誉会长,他的管理团队主要由他的弟子或学生组成,他们对松下的理念和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 都有着灵活的决策机制(Flexibl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家族企业通常不受外部股东或监管机构的干扰或约束,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需要,快速地做出决策和调整,他们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竞争情况,灵活地采取策略和措施。例如,在三井集团中,三井高利(Takashi Mitsui)是第三代会长兼CEO,他的决策机制主要是通过他的私人秘书和顾问团来实施,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和经验,迅速地做出重大的投资和并购决定;在三星集团中,李健熙(Lee Kun-hee)是第二代会长兼CEO,他的决策机制主要是通过他的核心团队和家族委员会来实施,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景和战略,灵活地做出创新和变革决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家族企业都有着强烈的创始人色彩、长期发展视野、稳定的管理团队、灵活的决策机制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使得日韩家族企业有着较高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插图韩国公司的登记事项证明书(即公司登记簿)11.jpg
韩国公司的登记事项证明书(即公司登记簿)样本

日本、韩国家族企业的不同之处

虽然日本和韩国家族企业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也有着一些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日本家族企业更注重传承观念(Succession Concept),韩国家族企业更注重扩张观念(Expansion Concept):日本家族企业通常以保持公司的长久生存和稳定发展为目标,他们不太追求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他们更重视公司的传统和文化,他们也更尊重公司的员工和客户。因此,日本家族企业往往采用比较保守和谨慎的经营策略,他们更倾向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而不是盲目地进入新的市场或领域。例如,在松下集团中,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我们的目标不是赚钱,而是为社会做贡献。”在索尼集团中,盛田昭夫曾经说过:“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世界第一,而是成为世界独一无二。”韩国家族企业通常以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为目标,他们非常追求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他们更重视公司的形象和地位,他们也更看重公司的领导者和股东。因此,韩国家族企业往往采用比较激进和冒险的经营策略,他们更倾向于在各个领域广泛涉足,而不是专注于自己核心的领域。例如,在三星集团中,李健熙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改变一切,除了妻子和孩子。”在现代集团中,郑周永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 日本家族企业更重视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韩国家族企业更重视政商关系(Political-Business Relationship):日本家族企业通常有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他们认为自己不仅要为自己的利益负责,也要为社会的利益负责。他们在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尊重环境和人权,关注公益和慈善。因此,日本家族企业往往享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声望,他们也能够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尊敬。例如,在三井集团中,三井高利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生意,而是为了做好生意而赚钱。”在本田集团中,本田宗一郎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为了卖车而造车,而是为了造出好车而卖车。”韩国家族企业通常有着较强的政商关系意识和利益诉求,他们认为自己不仅要与政府合作,也要与政府竞争。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利用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追求利益和权力,影响政策和法规。因此,韩国家族企业往往面临较多的社会质疑和批评,他们也经常卷入一些政治和法律的纠纷和丑闻。例如,在三星集团中,李健熙曾经因为涉嫌贿赂总统而被判有罪;在现代集团中,郑周永曾经因为涉嫌挪用公款而被判有罪。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家族企业也有着传承观念和扩张观念、社会责任和政商关系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使得日韩家族企业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日本、韩国家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通过对比日本、韩国家族企业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可以发现,日韩家族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危机。

日本家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日本家族企业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 创新能力(Innovation Ability):日本家族企业在科技领域有着领先的优势,他们不断地研发和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他们也在管理领域有着创新的思维,他们引入了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持续改进(Kaizen)等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在索尼集团中,盛田昭夫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为了赚钱而创新,而是为了创新而赚钱。”在本田集团中,本田宗一郎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为了跟随别人而创新,而是为了引领别人而创新。”
  • 品牌影响力(Brand Influence):日本家族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他们以高质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他们也以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支持。例如,在三井集团中,三井高利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生意,而是为了社会而做生意。”在松下集团中,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为了卖东西而做广告,而是为了教育人民而做广告。”

日本家族企业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 继承危机(Succession Crisis):日本家族企业在传承方面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风险,他们往往缺乏合适的继承人或继承计划,导致公司的领导权和控制权发生变化或动荡。他们也往往受到传统观念和文化束缚,难以接受外来人才或多元化思维,导致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下降。例如,在三菱集团中,岩崎久弥(Koyata Iwasaki)是第四代会长兼CEO,他因为没有子嗣而将公司交给了他的侄子岩崎小弥太(Kimiyoshi Iwasaki),但是岩崎小弥太却因为缺乏管理能力和经验而导致公司陷入困境;在索尼集团中,盛田昭夫因为没有子嗣而将公司交给了他的外籍接班人斯特林(Howard Stringer),但是斯特林却因为与日本文化不合而导致公司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 市场变化(Market Change):日本家族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他们往往过于依赖自己的传统优势和既有市场,难以适应新的需求和趋势。他们也往往过于保守和谨慎,难以抓住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在三井集团中,三井高利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生意,而是为了做好生意而赚钱。”但是这种理念却使得三井在互联网时代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如软银(SoftBank)、乐天(Rakuten)等;在本田集团中,本田宗一郎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为了卖车而造车,而是为了造出好车而卖车。”但是这种理念却使得本田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等领域输给了其他竞争对手,如特斯拉(Tesla)、谷歌(Google)等。

韩国家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韩国家族企业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 扩张能力(Expansion Ability):韩国家族企业在市场领域有着广泛的覆盖,他们不断地进入和开拓新的行业和领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和全球化。他们也在资本领域有着强大的实力,他们通过内部融资和外部借贷,获取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自己的发展和壮大。例如,在三星集团中,李健熙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改变一切,除了妻子和孩子。”在现代集团中,郑周永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 领导能力(Leadership Ability):韩国家族企业在管理领域有着明确的领导者和控制者,他们对公司有着绝对的权威和决策权,他们的意志和方向往往决定了公司的命运和未来。他们也在人才领域有着优秀的人才和团队,他们通过选拔和培养,吸引和留住一批忠诚和能干的员工和经理,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奋斗。例如,在LG集团中,具本茂是第三代会长兼CEO,他被誉为“韩国最伟大的企业家”,他将LG从一个小型化妆品店发展成为一个涉及电子、化工、通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集团;在现代集团中,郑明镐(Chung Mong-koo)是第二代会长兼CEO,他被誉为“韩国最成功的汽车人”,他将现代从一个小型汽车修理厂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拥有十几个品牌和数百个工厂的汽车巨头。

韩国家族企业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 内部纷争(Internal Conflict):韩国家族企业在继承方面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风险,他们往往存在着多个继承人或继承派系,导致公司的权力和利益发生分裂或争夺。他们也往往受到家族观念和利益诱惑,难以接受公平和透明的继承机制,导致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营效率受到影响。例如,在三星集团中,李健熙因为健康问题而将公司交给了他的长子李在镕(Lee Jae-yong),但是这却引起了他的两个弟弟李富镕(Lee Boo-jin)和李瑞镕(Lee Seo-hyun)以及其他股东的不满和反对;在现代集团中,郑周永因为去世而将公司交给了他的长子郑明镐,但是这却引起了他的弟弟郑慕春(Chung Mong-hun)以及其他股东的不满和反对。
  • 外部竞争(External Competition):韩国家族企业在应对外部竞争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他们往往过于依赖自己的规模优势和低成本策略,难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创新。他们也往往过于激进和冒险,难以抵御新的风险和危机。例如,在三星集团中,李在镕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但是这种目标却使得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遭遇了苹果(Apple)、华为(Huawei)等强劲的竞争对手,以及电池爆炸、版权侵权、产品召回等严重的问题;在现代集团中,郑明镐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但是这种目标却使得现代在汽车市场上遭遇了丰田(Toyota)、大众(Volkswagen)等强劲的竞争对手,以及质量下降、市场萎缩、产品召回等严重的问题。

结语

通过对日本、韩国家族企业的原因和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日本、韩国家族企业是由历史、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经营模式,它们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风险。
  • 日本、韩国家族企业既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使得日韩家族企业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 日本、韩国家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都需要我们认真地了解和评估,以便我们在跟境外公司有业务往来时,能够做好信用调研,不要轻信他人的承诺和保证。

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让你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境外公司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我们也提醒你,在跟境外公司有业务往来时,一定要做好信用调研,不要上当受骗。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你可以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